Thursday, March 20, 2014

出淤泥而不染的田間紳士-黃頭鷺

出淤泥而不染的田間紳士黃頭鷺



黃頭鷺常見於剛犁田的田地中覓食以前常常和耕田的牛一起出現現在耕耘機取代了牛它們也是不怕還是在一旁伺機覓食。黃頭鷺雖是鄉野常見的鳥,其實仔細觀察,它真的很漂亮,即使處在泥沼田地中,總是維持著一身潔白,尤其是處於繁殖季時期的黃頭鷺,羽毛異常的鮮豔、潔白,用「容光煥發」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

查閱許多資料,雖說是常見的留鳥,但我印象深刻的多是春過境期間成群的鷺鷥在傍晚時分成一條線狀或小群的在海面上移動,顯現出那種不顧一切,奮力往目標前進,壯烈而堅定的決心。
========================================

黃頭鷺
學名:Bubulcus ibis  coromandus (Boddaert, 1783) 牛背鷺(黃頭鷺)
俗名:牛背鷺、白翎鷥
鵜形目   Order Pelecaniformes
鷺科     Family Ardeidae
牛背鷺屬 Genus Bubulcus
特有狀況():留鳥
外型特徵:身長50公分。全身白色。嘴為橙黃色,腳為黑色。夏羽:頭、胸、背等處有橙黃色羽毛。
分布及棲地:廣泛分布於台灣各地平原。
生態習性:是台灣普遍的鳥種,成小群活動覓食,以農田地上的各種昆蟲、蚯蚓、青蛙等小動物為食。喜愛跟著犁田的水牛或耕耘機覓食。於樹林集體營巢,常與小白鷺及夜鷺共同形成繁殖集團。

TaiBNET 台灣物種名錄



Friday, March 14, 2014

蒙面的江洋大盜-棕背伯勞

蒙面的江洋大盜棕背伯勞



棕背伯勞是田野間常見的鳥類最顯眼的就是它那蒙臉的黑色眼罩還有算是大個頭的體型棕背伯勞有領域性又喜歡在獨立枝頭眺望所以容易觀察但是看了自己攝影的記錄通常是在那種烈日下的遭遇居多,很難拍得好,尤其它酷酷黑面罩,總覺得很難拍到好的眼神棕背伯勞是肉食性的掠食者,以昆蟲、青蛙、蜥蜴以及老鼠之類的小動物為主,甚至會捕捉小鳥為食;曾觀察到將獵物插在樹枝上,不知道是要儲存食物還是當作進食時的輔助有機會也可以仔細觀察看看

===================================

棕背伯勞
英文:Long-tailed Shrike
學名:Lanius schach formosae Linnaeus, 1758
別名:伯勞仔咯,伯勞貓仔
目名:雀形目(ORDER PASSERIFORMES
科名:伯勞科(FAMILY LANIIDAE
特有種或特有亞種:台灣特有亞種
生息狀態:台灣普遍留鳥
特徵描述:小型鳥類,在伯勞科中是屬於中大型,約25公分。雌雄羽色相同,繁殖羽與非繁殖羽亦相同。自額前起有一條很寛的黑色過眼線,看起來像戴上一個黑眼罩。
族群分佈:全世界有9個亞種,台灣為特有亞種formosae。全境自平地至中低海拔都有分佈。
生態習性:常單獨出現在開闊的林緣、次生林、農耕地、人工林、灌欉、庭園、都市公園等。主要捕食昆蟲、小爬蟲類、小型動物及小型鳥類,食性很廣。會立於低枝猛然出擊,捕食後會利用樹枝或其他尖銳物固定獵物,以方便進食,有時會將獵物暫時貯存在尖銳物上,等待下次再進食。

TaiBNET 台灣物種名錄



Wednesday, March 05, 2014

會啄樹洞的林間迷彩-五色鳥

會啄樹洞的林間迷彩-五色鳥(臺灣擬啄木)

五色鳥常被稱為森林中的花和尚,因為它的叫聲像是在敲木魚之故。雖然有極佳的迷彩保護色,但叫聲卻常洩漏自己的行蹤。五色鳥雖然常見,但是在報紙上經常報導大批攝影人士守候在公園某樹洞前拍攝親鳥為了育幼而飛離樹洞的瞬間,或五色鳥由樹洞探頭張望的照片。一張張畫面中光線唯美,構圖均衡,傳達親愛之情這樣的照片是否美麗?我認為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我個人的情形是這樣的,如果我知道是那種群砲環繞的大陣仗那樣的環境下拍到的,在我心中就被主觀的扣分,當然這是我個人對「美」的照片的吹毛求疵感受,有很重的自由心證比例,因為我覺得「美」不只是考慮純粹視覺上的畫面,應該還摻有情感上的感受或感動,我認為這樣會更美!
師大李壽先老師研究團隊與美國自然史博物館花了34年時間針對各地五色鳥基因與羽色進行比對五色鳥成為台灣的第17種特有種鳥類。幾年前我聽了一場李壽先老師的演講,演講的主題有二,一是遺傳學對物種保育的貢獻。二是台灣還有多少特有種鳥類?李壽先老師的演講很清晰又有趣,用許多鳥類的研究為例說明然後,然後……他的結論是:「到底台灣還有多少特有種鳥類?」「李壽先真的不知道台灣還有多少特有種鳥類?」
不過台灣還有多少特有種鳥類?這類的問題在一般大眾的環境教育、生態旅遊推廣上還是一直受到重視,大抵來說,目前台灣有17種特有種鳥類*,名單如下:黑長尾雉、藍腹鷴、台灣山鷓鴣、火冠戴菊鳥、冠羽畫眉、黃胸藪眉、黃山雀、白耳畫眉、紋翼畫眉、台灣噪眉、栗背林鴝、台灣紫嘯鶇、台灣藍鵲、烏頭翁、台灣叢樹鶯、台灣畫眉以及五色鳥(新名:臺灣擬啄木)。


*註:這是我知道的舊知識,如果有新知請不吝協助我更正感恩。

===================================

五色鳥

英名:Taiwan Barbet
學名:Megalaima nuchalis Gould, 1863  五色鳥(臺灣擬啄木)
目名:鴷形目 Piciformes
科名:鬚鴷科 Capitonidae
特有種或特有亞種:台灣特有種
外型特徵:身長20公分。全身為翠綠色。眼睛周圍黑色,額、腮及上喉部金黃色,下喉、頸側及後頸藍色。胸部有一紅斑。嘴黑綠色,基部藍色,嘴基具有明顯剛毛。腳鉛色。
分布及棲地:分布自淺山至2,500公尺之闊葉林,於低海拔非常普遍。
生態習性:有良好的保護色,叫聲為似敲木魚的「嘓嘓嘓」連續單音。以野果為主食,也吃大型昆蟲。與啄木鳥有親緣關係,用嘴在枯幹上啄圓洞築巢。

TaiBNET 台灣物種名錄



Tuesday, February 25, 2014

隱形的翅膀 田鷸

隱形的翅膀  田鷸



不是幫張韶涵打歌雖然這首歌我也喜歡田鷸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長長的嘴喙,有著完美的偽裝雙隱形的翅膀與環境融入的保護色加上個性隱密機警警戒時常靜止不動所以拍到/觀察到時會有種自得其樂的中獎感覺它的別名「沙錐」是指會用長嘴喙在沙地上抽插覓食在逛網站時竟搜尋到〈扇尾沙錐叫聲大全〉的網址,我發現它雖然舉止鬼祟,但叫聲可一點也不「文靜」,這個網站我原本擔心是否會被捕鳥人士利用,但想到當今Google強大的能力,不在此分享其實於事無補,而且相信我的FB好友都是愛鳥人士,幫助大家到野外時能聽聲辨物,故分享連結如下:

扇尾沙錐叫聲大全

網站警語
鸟类网分享鸟叫声的目的在于辨识、欣赏,而不是为了捕鸟!

人生在世,请多行善。同为生灵,相煎何急?

===========================================

田鷸
英名:Common Snipe
學名:Gallinago gallinago gallinago (Linnaeus, 1758) 田鷸(扇尾沙錐)
別名:扇尾沙錐,田鑽仔
目名:鴴形目(CHARADRIIFORMES
科名:鷸科(SCOLOPACIDAE
特有種或特有亞種:非
保育等級:非保育類
生息狀態:台灣普遍冬候鳥
特徵描述:體長約27公分,本種為台灣較常見的田鷸屬中嘴喙在比例上最長。雌、雄及繁殖羽、非繁殖羽均相似。飛行時腳僅腳趾部份伸出尾部,次級飛羽有明顯的白色羽緣,翼下覆羽較其它田鷸白,是與其它田鷸屬區別的辨識重點。
族群分佈:北半球普遍分佈,在北半球高緯度地區繁殖,非繁殖季時往南遷徙至亞熱帶、熱帶地區渡冬,南半球僅熱帶地區有分佈。台灣為普遍的冬侯鳥(9月至翌年4月)全境都有分佈,冬季氣溫較低時數量會明顯增加。
生態習性:常見於近海的水田、農耕地、濕地草原、溝渠、沼澤或內陸較大面積的濕地。性隱密機警,保護色極佳,警戒時常靜止不動。

TaiBNET 台灣物種名錄

Monday, February 24, 2014

天線寶寶 小辮鴴

天線寶寶  小辮鴴


小辮鴴是十分容易辨識的鳥類,我覺得他們身上的配色十分高雅,帶有金屬光澤的墨綠色加上頭上像天線的小辮子造型可愛在台東我還沒見過大批的小辮鴴我自己的目擊經驗是在貫穿台東平原、穿越台東市區的太平溪出海口附近,是零星孤獨的幾隻。在台東較少出現西部或宜蘭那樣大批成群的涉禽不過在太平溪出海口附近出現的過境鳥種類還不少,以前常常逛太平溪往往會有不錯的收穫;但是這樣可以仔仔細細的端詳辨識觀察行為也算是另一種優點吧!
============================================

小辮鴴
英名:Northern Lapwing
學名:Vanellus vanellus (Linnaeus, 1758) 鳳頭麥雞(小辮鴴)
別名:鳳頭麥雞,田猫仔
目名:鴴形目(CHARADRIIFORMES
科名:鴴科(GLAREOLIDAE
特有種或特有亞種:非
保育等級:非保育類
生息狀態:台灣不普遍過境鳥、冬候鳥
特徵描述:體長約30公分。台灣鴴科中唯一有長辮子的水鳥。雌、雄鳥體色大致相似。繁殖羽與非繁殖羽差異不大。繁殖羽:〔雄鳥〕背部蒼綠色有明顯金屬光澤,反光時,部份羽毛有藍色的感覺。亞成鳥:大致像成鳥非繁殖羽,冠毛很短,體上為棕褐色,無金屬光澤,並且遍佈淡色羽緣。
族群分佈:族群廣泛分佈歐洲及亞洲,於歐亞大陸北部繁殖。台灣為不普遍的冬候鳥(11月至翌年2月),以蘭陽平原及嘉南平原一帶之度冬數量較多,較容易觀察到。
生態習性:喜愛棲息於靠近海域附近之大面積水田、濕地、菜園,廢耕田、短草地、河川砂礫地等。群聚性強,常小群或大族群聚集。鳴聲像幼猫叫,所以台灣鄉土稱小辮鴴為田猫仔。另牠們常在休耕花生田裡抓蟲吃,因此也被稱為土豆鳥。

TaiBNET 台灣物種名錄



Wednesday, February 19, 2014

包尿布的羽翼殺手 鳳頭蒼鷹

包尿布的羽翼殺手  鳳頭蒼鷹


鳳頭蒼鷹是少數我可以在飛行中較快辨識出來的猛禽由於有時會有膨鬆白色的尾下覆羽,被戲稱為包尿布」,有這樣的記憶法讓人很快就能記得記憶中它算是較為常見的猛禽在居家附近有過幾次近距離的接觸經驗一次是被困在雞舍圍網的鳳頭蒼鷹;有一天看到它站在雞舍附近的相思樹上伺機而動著,沒多久就發現它竟被困在雞舍圍網上,被鄰人逮捕關到籠子裡,我和同伴前去解救後放飛,經同伴描述,它的體重極輕,抓在手上的重量和它的體積極不相稱。另一次是我發現鳳頭蒼鷹是會累積觀察經驗的掠食者;幾年前,就在回家出入的路上,清晨時分,我發現常有一隻雄環頸雉出沒那幾天我也常看到一隻鳳頭蒼鷹鬼鬼祟祟地佇立在附近枝稍上這樣子過了幾天有天竟然就發現鳳頭蒼鷹在路邊抓握撲倒著一隻雄環頸雉(應該是同一隻吧!),它被驅車經過的我驚嚇起飛,努力抓著一隻比它自己還大隻的環頸雉企圖飛離,還幾度幾乎抓不住而迫降地面停頓了好幾次仍不放棄最後終於抓著它的龐大獵物竄入樹林中這讓我對鳳頭蒼鷹竟然會連續觀察幾天後累積經驗再行動有了極為深刻的印象。而就在幾天前,在同一地點我又看到一隻鳳頭蒼鷹抓著沈重的獵物迅速飛離只是這次我還沒辨識出到底它抓到了什麼獵物時,它就已經飛逸無蹤了

===========================================

鳳頭蒼鷹
英名:Crested Goshawk
學名:Accipiter trivirgatus formosae (Temminck, 1824)
別名:鳳頭鷹、粉鳥鷹、打鳥鷹
目名:隼形目(FALCONIFORMES
科名:鷹科(ACCIPITRIDAE
特有種或特有亞種:特有亞種
保育等級:II級,珍貴稀有野生動物
生息狀態:普遍的留鳥
特徵描述:雄鳥體長約42公分、雌鳥體長約48公分。中型猛禽,翼型圓短,尾長有黑橫帶。頭部為鼠灰色,頭頂具短羽冠,喉央線明顯。胸部為紅褐色縱斑,成鳥腹部為橫斑,幼鳥為縱斑。有時可見蓬鬆純白的尾下覆羽,特別是雄成鳥。
族群分布:其他亞種分布於喜馬拉雅山東部、印度、斯里蘭卡、緬甸、錫蘭、中南半島、蘇門答臘、爪哇、婆羅州、中國西南部、海南島、菲律賓、印尼以及菲律賓等地。台灣為普遍的留鳥,分布於平地至中低海拔的林區。
生態習性:常見於低海拔闊葉林、次生林地帶,天氣好時經常可見於樹林上空盤旋飛行,並常有雙翅下壓抖動的展示行為,可作為辨識特徵。習性兇猛,有時亦捕食較大型的鳥類、小雞,甚至領角鴞等猛禽,故有打鳥鷹之稱。

TaiBNET 台灣物種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