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February 25, 2014

隱形的翅膀 田鷸

隱形的翅膀  田鷸



不是幫張韶涵打歌雖然這首歌我也喜歡田鷸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長長的嘴喙,有著完美的偽裝雙隱形的翅膀與環境融入的保護色加上個性隱密機警警戒時常靜止不動所以拍到/觀察到時會有種自得其樂的中獎感覺它的別名「沙錐」是指會用長嘴喙在沙地上抽插覓食在逛網站時竟搜尋到〈扇尾沙錐叫聲大全〉的網址,我發現它雖然舉止鬼祟,但叫聲可一點也不「文靜」,這個網站我原本擔心是否會被捕鳥人士利用,但想到當今Google強大的能力,不在此分享其實於事無補,而且相信我的FB好友都是愛鳥人士,幫助大家到野外時能聽聲辨物,故分享連結如下:

扇尾沙錐叫聲大全

網站警語
鸟类网分享鸟叫声的目的在于辨识、欣赏,而不是为了捕鸟!

人生在世,请多行善。同为生灵,相煎何急?

===========================================

田鷸
英名:Common Snipe
學名:Gallinago gallinago gallinago (Linnaeus, 1758) 田鷸(扇尾沙錐)
別名:扇尾沙錐,田鑽仔
目名:鴴形目(CHARADRIIFORMES
科名:鷸科(SCOLOPACIDAE
特有種或特有亞種:非
保育等級:非保育類
生息狀態:台灣普遍冬候鳥
特徵描述:體長約27公分,本種為台灣較常見的田鷸屬中嘴喙在比例上最長。雌、雄及繁殖羽、非繁殖羽均相似。飛行時腳僅腳趾部份伸出尾部,次級飛羽有明顯的白色羽緣,翼下覆羽較其它田鷸白,是與其它田鷸屬區別的辨識重點。
族群分佈:北半球普遍分佈,在北半球高緯度地區繁殖,非繁殖季時往南遷徙至亞熱帶、熱帶地區渡冬,南半球僅熱帶地區有分佈。台灣為普遍的冬侯鳥(9月至翌年4月)全境都有分佈,冬季氣溫較低時數量會明顯增加。
生態習性:常見於近海的水田、農耕地、濕地草原、溝渠、沼澤或內陸較大面積的濕地。性隱密機警,保護色極佳,警戒時常靜止不動。

TaiBNET 台灣物種名錄

Monday, February 24, 2014

天線寶寶 小辮鴴

天線寶寶  小辮鴴


小辮鴴是十分容易辨識的鳥類,我覺得他們身上的配色十分高雅,帶有金屬光澤的墨綠色加上頭上像天線的小辮子造型可愛在台東我還沒見過大批的小辮鴴我自己的目擊經驗是在貫穿台東平原、穿越台東市區的太平溪出海口附近,是零星孤獨的幾隻。在台東較少出現西部或宜蘭那樣大批成群的涉禽不過在太平溪出海口附近出現的過境鳥種類還不少,以前常常逛太平溪往往會有不錯的收穫;但是這樣可以仔仔細細的端詳辨識觀察行為也算是另一種優點吧!
============================================

小辮鴴
英名:Northern Lapwing
學名:Vanellus vanellus (Linnaeus, 1758) 鳳頭麥雞(小辮鴴)
別名:鳳頭麥雞,田猫仔
目名:鴴形目(CHARADRIIFORMES
科名:鴴科(GLAREOLIDAE
特有種或特有亞種:非
保育等級:非保育類
生息狀態:台灣不普遍過境鳥、冬候鳥
特徵描述:體長約30公分。台灣鴴科中唯一有長辮子的水鳥。雌、雄鳥體色大致相似。繁殖羽與非繁殖羽差異不大。繁殖羽:〔雄鳥〕背部蒼綠色有明顯金屬光澤,反光時,部份羽毛有藍色的感覺。亞成鳥:大致像成鳥非繁殖羽,冠毛很短,體上為棕褐色,無金屬光澤,並且遍佈淡色羽緣。
族群分佈:族群廣泛分佈歐洲及亞洲,於歐亞大陸北部繁殖。台灣為不普遍的冬候鳥(11月至翌年2月),以蘭陽平原及嘉南平原一帶之度冬數量較多,較容易觀察到。
生態習性:喜愛棲息於靠近海域附近之大面積水田、濕地、菜園,廢耕田、短草地、河川砂礫地等。群聚性強,常小群或大族群聚集。鳴聲像幼猫叫,所以台灣鄉土稱小辮鴴為田猫仔。另牠們常在休耕花生田裡抓蟲吃,因此也被稱為土豆鳥。

TaiBNET 台灣物種名錄



Wednesday, February 19, 2014

包尿布的羽翼殺手 鳳頭蒼鷹

包尿布的羽翼殺手  鳳頭蒼鷹


鳳頭蒼鷹是少數我可以在飛行中較快辨識出來的猛禽由於有時會有膨鬆白色的尾下覆羽,被戲稱為包尿布」,有這樣的記憶法讓人很快就能記得記憶中它算是較為常見的猛禽在居家附近有過幾次近距離的接觸經驗一次是被困在雞舍圍網的鳳頭蒼鷹;有一天看到它站在雞舍附近的相思樹上伺機而動著,沒多久就發現它竟被困在雞舍圍網上,被鄰人逮捕關到籠子裡,我和同伴前去解救後放飛,經同伴描述,它的體重極輕,抓在手上的重量和它的體積極不相稱。另一次是我發現鳳頭蒼鷹是會累積觀察經驗的掠食者;幾年前,就在回家出入的路上,清晨時分,我發現常有一隻雄環頸雉出沒那幾天我也常看到一隻鳳頭蒼鷹鬼鬼祟祟地佇立在附近枝稍上這樣子過了幾天有天竟然就發現鳳頭蒼鷹在路邊抓握撲倒著一隻雄環頸雉(應該是同一隻吧!),它被驅車經過的我驚嚇起飛,努力抓著一隻比它自己還大隻的環頸雉企圖飛離,還幾度幾乎抓不住而迫降地面停頓了好幾次仍不放棄最後終於抓著它的龐大獵物竄入樹林中這讓我對鳳頭蒼鷹竟然會連續觀察幾天後累積經驗再行動有了極為深刻的印象。而就在幾天前,在同一地點我又看到一隻鳳頭蒼鷹抓著沈重的獵物迅速飛離只是這次我還沒辨識出到底它抓到了什麼獵物時,它就已經飛逸無蹤了

===========================================

鳳頭蒼鷹
英名:Crested Goshawk
學名:Accipiter trivirgatus formosae (Temminck, 1824)
別名:鳳頭鷹、粉鳥鷹、打鳥鷹
目名:隼形目(FALCONIFORMES
科名:鷹科(ACCIPITRIDAE
特有種或特有亞種:特有亞種
保育等級:II級,珍貴稀有野生動物
生息狀態:普遍的留鳥
特徵描述:雄鳥體長約42公分、雌鳥體長約48公分。中型猛禽,翼型圓短,尾長有黑橫帶。頭部為鼠灰色,頭頂具短羽冠,喉央線明顯。胸部為紅褐色縱斑,成鳥腹部為橫斑,幼鳥為縱斑。有時可見蓬鬆純白的尾下覆羽,特別是雄成鳥。
族群分布:其他亞種分布於喜馬拉雅山東部、印度、斯里蘭卡、緬甸、錫蘭、中南半島、蘇門答臘、爪哇、婆羅州、中國西南部、海南島、菲律賓、印尼以及菲律賓等地。台灣為普遍的留鳥,分布於平地至中低海拔的林區。
生態習性:常見於低海拔闊葉林、次生林地帶,天氣好時經常可見於樹林上空盤旋飛行,並常有雙翅下壓抖動的展示行為,可作為辨識特徵。習性兇猛,有時亦捕食較大型的鳥類、小雞,甚至領角鴞等猛禽,故有打鳥鷹之稱。

TaiBNET 台灣物種名錄




Friday, February 14, 2014

只羨鴛鴦不羨仙-鴛鴦

只羨鴛鴦不羨仙鴛鴦

十里平湖霜滿天,
寸寸青絲愁華年。
對月形單望相護,
只羨鴛鴦不羨仙。

上述的詩詞其實出自是電影倩女幽魂》,但「只羨鴛鴦不羨仙卻成為大家極為熟悉的句子容易讓人誤以為是引自於古代典籍(這讓我想到一般民眾有時會把電影、電視歷史劇播出的內容當成過去真正的歷史來相信)。古人將鴛鴦視為「成雙成對」的象徵,而現代生物學家藉助腳環和發報器等研究器材,發現鴛鴦不一定是固定配偶的關係,而是屬於「一季情」,與古人擬人化描寫的差異其實很大。這是在宜蘭福山植物園水生植物池拍到的畫面,清澈池水被靜謐森林包圍而映出墨綠色,其實就算不管愛情這檔事,能住在這樣的環境場域裡,也已經很值得羨慕了!


==============================================

鴛鴦
英文:Mandarin Duck
學名:Aix galericulata (Linnaeus, 1758) 
別名:烏仁哈欽、官鴨、匹鳥、鄧木鳥
目名:雁形目(Order Anseriformes 
科名:鴨科 Family Anatidae
特有種或特有亞種:
保育等級:II級法定珍貴稀有野生動物
生息狀態:不普遍留鳥/稀有過境鳥
特徵描述:體長約45公分,雄鳥豔麗,嘴喙橙紅色,眼環白色,翼鏡藍綠色,末端白色。三級飛羽橙黃色,上翹似帆,稱為「帆羽」,古人稱「思羽」。腳橙黃色。雌鳥嘴喙暗褐色,胸前暗褐色,有淡褐色斑點,腹部以下白色,腳褐黃色。雄鳥之非繁殖羽似雌鳥,但嘴喙成淡紅色。  
生態習性:稀有留鳥或過境鳥,生性機警隱密,常成對或小群出現,多於晨昏活動、覓食。雜食性,食物種類眾多,包括藻、豆瓣菜、盤古蟾蜍、梭德氏赤蛙、蓼科、殼斗科果實等。

TaiBNET 台灣物種名錄




Tuesday, February 11, 2014

草叢間的短程砲彈 環頸雉

草叢間的短程砲彈  環頸雉



環頸雉是花東容易見到的草地鳥在晨昏之際是較易觀察到的時間雄鳥聒噪尖促的破鑼嗓是它別名啼雞的由來它雖會飛但身型笨重被驚飛時拍翅聲沈重也飛不太遠,常常讓我有草叢間的短程砲彈的印象坐花東線的鐵路時只要仔細看大概都會在田埂或草地上看到它。在東華大學校園很容易看到它們的身影學校還把它放上識別CI在東華有位宋秉明老師大力推動校園綠色廚房的計畫希望從消費端來改變大家對食物的選擇和需求。他曾告訴我他的觀察:在和學生一同耕作實習時,發現環頸雉是很聰明的鳥會翻食農人辛勤耕種的作物種子嫩芽從剛播種的黃豆到花生,尤其是要採收的甜玉米。

而為了降低環頸雉對農作物的傷害,花蓮瑞穗鄉富興生態農場和東華大學自然資源管理系老師李俊鴻合作,預計以一到三年的時間,將鳥害造成農業損失的程度「量化」,以推動「生態補償」機制。這套生態補償機制大致是只要農民不傷害環頸雉,農場願意用兩倍的價錢收購玉米農場在網路上以環頸雉牌玉米粒販售(因為被環頸雉咬過了,賣相差所以削成玉米粒來賣),頗受好評,很快就銷售一空很高興東華大學的老師從不同的角度出發,或從綠色廚房、或從生態補償辦法的機制,嘗試著來解決人與環境間的問題。

====================================================
環頸雉
英名:Common Pheasant
學名:Phasianus colchicus formosanus Elliot, 1870
別名:台灣雉、啼雞、雉雞
目名:雞形目(GALLIFORMES
科名:雉科(PHASIANIDAE
特有種或特有亞種:台灣特有亞種
保育等級:第二級(II)、表示珍貴稀有野生動物
生息狀態:不普遍留鳥
特徵描述:雄鳥身長80cm,雌鳥60cm。雄鳥臉紅色,頭頂藍綠色帶褐色,有羽冠,頸上有白色頸環,頸環上方呈有光澤的暗綠色。雌鳥大致淡黃褐色,背面密布暗褐色斑點。嘴、腳皆為淡青灰色。
族群分布:廣泛分佈於西伯利亞、中亞、朝鮮半島、日本、越南等地。在台灣主要分佈於東部、西部平原、丘陵地帶等草生地或農耕環境。被人引入至歐洲、美洲及大洋洲等地。
生態習性:棲息於草生地或耕作地,喜於草叢間活動。腳強健,善於奔走,飛行有力卻飛得不遠。營巢於草叢間地面凹陷處,由雌鳥抱卵育雛。以果實、種籽、嫩芽、穀類以及昆蟲為食。


TaiBNET 台灣物種名錄